日期:
07.05.2023
時間:
晚上七時三十分
場地:
沙田大會堂演奏廳
入場資訊:
$480 / $380 / $280 / $180

韻薈4——《型夏》是去年難忘的法國五月藝術節《愛與希望》音樂會精神的延續,從重荷的一年走出來。2023年將會是充滿喜悅的一年,讓我們用音樂來振奮,頌讚大自然及人類之生命力。
法國五月藝術節扎根香港,三十年來不遺餘力為本地文化土壤灌溉,為你我的城市,創造活力和增添歡樂。 藉此,讓我們一起為這里程碑好好慶祝!
《型夏》爲所有室內樂愛好者,呈現一個才華橫溢的陣容。
不容錯過這個迎夏的日子,齊渡過一個賞心悅目的音樂晚上!
創作人員名單
鋼琴演奏︰何詠熙
鋼琴演奏︰岑建威
小提琴演奏︰陳銘澤
中提琴演奏︰凌顯祐
大提琴演奏︰宋泰美
笙演奏︰盧思泓
簡歷
何詠熙,鋼琴演奏
獲頒獎學金入讀香港演藝學院,先後師承王南及學院駐院藝術家及講師黃懿倫教授。畢業於香港大學獲榮譽文學士銜,後負笈英國倫敦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GSMD)深造,獲得演奏碩士文憑。期間於倫敦Blackheath音樂節中奪得鋼琴協奏曲及小提琴鋼琴二重奏組別之冠軍。同年獲頒奬學金,負笈奧地利薩爾茨堡莫札特國際暑期音樂學院深造。翌年於中國全國人材選拔大賽香港區分賽中奪魁,並於北京總決賽獲得亞軍。
何氏對推動音樂教育不遺餘力,現為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鋼琴導師,亦多年服務於香港音樂事務處至今。
何氏熱愛室樂,曾合作過的音樂家來自世界各地,包括Sir James Galway、Adam Rapa、Robert Aitken、Marc Grauwels、Hyun Ae Lee、Inha Kim及Lorenzo Iosco等,並多次獲邀於法國五月音樂節中作主辦單位及演出,包括2017 Opera Fever 5(香港歌劇社主辦)、2018年Les Favoris 與韓籍小提琴家Hyun Ae Lee的二重奏音樂會 (同年亦獲邀於韓國首爾中央音樂學院作演出),及由2019 起至2023年,一連四屆的《韻 · 薈 》室內樂系列。
凌顯祐,小提琴演奏
凌顯祐為香港管弦樂團首席中提琴,土生土長。他曾在香港管弦樂團擔任獨奏表演獲好評。他曾任印第安那大學樂團及特雷霍特交響樂團團長,又為印第安那大學愛樂樂團首席中提琴手。
凌顯祐自六歲起隨已故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林耀基學習小提琴,他自小已以小提琴獨奏身份隨香港葉氏兒童合唱圑巡迴歐洲、北美和亞太區演出。 他又曾經和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中樂團及中國廣播愛樂合作,又分別在香港、北美及歐洲舉行獨奏會。
凌氏最近於香港管弦樂團「賽馬會音樂密碼教育計劃」為已故指揮大師羅倫.馬捷爾綵排。他曾指揮芬蘭的塞伊奈約基交響樂團。凌氏亦為香港浸會大學交響樂團客席指揮。他曾與不同大師合作,包括梵志登、艾度.迪華特、史拉健及馬捷爾等等。
凌顯祐熱愛室樂音樂,曾與林昭亮和拉萊度等小提琴家同台演出,與上海弦樂四重奏合作,又獲邀在香港國際室樂節演奏。
作為一個熱誠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他曾主持何鴻毅家族基金管弦樂獎學金計劃,接受邀請擔任NTSO台灣青年音樂營的導師。目前,他是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演藝學院的兼任講師。
凌顯祐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完成他的本科和研究生課程後,在休斯敦的萊斯大學繼續進修。他先後師從亨里克.科瓦爾斯基,裴翼煥,阿蘭.華歷德和林昭亮,獲得廣闊的的音樂訓練。
他在2012年獲頒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獎章。
岑健威,鋼琴演奏
岑健威是舒伯特國際鋼琴大賽首位華人得獎者,又在美國Hilton Head、新奧爾良等國際鋼琴大賽中獲獎。他演出無數,足跡遍及歐、美和遠東等地,曾以獨奏家身份與德國多特蒙德管弦樂團合作,又應邀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夏日音樂節、韓國漣川國際音樂節、北京大學等舉行獨奏會。08年,他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局長頒發嘉許狀,翌年,榮獲香港鋼琴音樂協會傑出青年鋼琴家大獎,11年他獲選為史坦威藝術家,現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
盧思泓,笙演奏
「盧氏不論在技術及音樂層面上均具皇者之風 …… 演奏既富創意,亦能嫻熟表達。」《南華早報 》
盧思泓是著名笙演奏家,曾獲獎無數,足跡遍及世界各地著名之音樂節。盧氏曾於ISCM2009首演由著名作曲家林品晶女士創作的笙協奏曲《濠鏡笙歌》;亦曾多次與指揮家葉詠詩帶領的香港小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作曲家陳慶恩的笙協奏曲。盧氏分別於2009、2011及2012年於美國紐約康乃爾大學擔任駐校藝術家、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駐校音樂家及香港小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
陳銘澤,小提琴演奏
香港小提琴家。他於 2013 年畢業於聖保羅書院(香港)並獲得全額音樂獎學金。自2008年以來,陳氏曾在Wigmore Hall、St. Paul’s Cathedral、和Queen Elizabeth Hall(London)演出。此外,陳氏被選拔為BBC交響樂團的管弦樂手(2019-2020),並在Semyon Bychkov和Antonio Pappano等著名的指揮家下演奏。他曾與Asian Chamber Orchestra和Ponte Orchestra舉辦了多場慈善音樂會,演奏了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以及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他現在是香港小交樂團和香港城市室樂團小提琴手。陳氏參與過國際小提琴家寧峰、Sarah Chang、Benedict Cruft的大師班。他曾師從著名小提琴家/香港管弦樂團首席中提琴手凌顯祐。目前,他在Noel Croucher Scholarship的贊助下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倫敦)獲得了小提琴演奏碩士學位,師從知名小提琴教授 Itzhak Rashkovsky。陳氏並在倫敦的Purcell School for Young Musicians完成了他的高中。
宋泰美,大提琴演奏
宋泰美出生於德國漢堡,父母均為韓國人。她於呂貝克音樂學院師隨Troels Svane,以及在倫敦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跟隨現已故的Leonard Stehn學習,期間她享受著忙碌而多彩多姿的生活,包括定期與倫敦愛樂樂團、愛樂樂團和BBC音樂會管弦樂團演出,以及在倫敦西區和其他商業活動中演出。
宋泰美於2015年被梵志登委任加入港樂大提琴部。
節目長約九十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Facebook Rendezvous
Instagram rendezvousensem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