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7.05.2023
時間:
晚上八時
場地: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入場資訊:
$280 / $200

藝術總監:盧景文
編舞及舞者︰馬師雅、劉柏康
演唱︰林穎穎、連皓忻、劉礎恆、杜洛沙
吹管五重奏︰非凡管樂派
豎琴︰何樂文
鋼琴︰陳子欣、魏安娜
林穎穎
香港女高音林穎穎曾在歐洲和香港擔任多部歌劇的主角,包括由非凡美樂所製作的《軍團的女兒》、《弄臣》、《茶花女》和《羅密歐與茱麗葉》。在聖樂和交響音樂會方面,也有豐富的演出經驗。林穎穎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在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考獲碩士學位,之後在威爾斯國際聲樂學院以卓越成績獲授高級聲樂(歌劇)碩士學位。林氏亦被邀參加著名歌唱家大師班,包括Dame K iri Te Kanawa、和慧、指揮家Richard Bonygne、Barbara Bonney及Nelly Miricioiu。於2015年,林氏獲得盧森堡「Fondation Michelle」獎項。
連皓忻
「女中音連皓忻多才多藝的歌唱表現令人驚嘆。」 -南華早報
連皓忻為香港著名女中音,曾於多個香港及國際的歌劇製作中演唱主要角色, 包括《卡門》的卡門、《再生瑪莉亞》的瑪莉亞、《鄉村騎士》的桑桃莎及《蝴蝶夫人》的鈴木等。連氏亦經常與著名樂團的音樂會中擔任獨唱,包括波士頓愛樂樂團、亞斯本室樂交響樂團、新加坡愛樂樂團、香港管弦樂團及香港小交響樂團等。連氏於2023年舉行的第51屆香港藝術節中,與國際知名女高音安娜.涅翠柯同演出。
生於香港,連氏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美國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頒授聲樂表演碩士。她於2006年及2007年擔任美國亞斯本音樂節的聲樂院士。2013年,連氏於第32屆貝弗迪爾國際聲樂比賽的分站中勝出,又於日本及意大利舉行的國際音樂比賽中分別榮獲第一及第三名。
劉礎恆
活躍於香港的男高音劉礎恆,師隨意大利華裔女高音易曼君和男中音艾邦德札。於意大利特爾尼音樂學院畢業後,劉氏曾演出多套歌劇,包括韓德爾《凱撒大帝》的塞斯托、莫扎特《喜臨門》的法卡索、《女人皆如是》的費蘭度及比才《卡門》的雷門達多等。他曾受邀於不少音樂會中擔任獨唱,當中包括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布魯克納的《謝恩讚美歌》、海頓的《創世紀》及舒伯特的《降A大調彌撒曲》。
除了演出外,劉氏亦為合唱團的指揮及聲樂導師,包括九龍華仁書院舊生合唱團、番禺會所華仁小學合唱團及福建中學(小西灣)合唱團。
杜洛沙
杜洛沙在米芝根大學考取聲樂表演博士學位,現於香港科技大學任職教授。他曾於美國、捷克及香港參演不同的歌劇角色,並演唱不少莫扎特、羅西尼、唐尼采蒂、小約翰.史特勞斯和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
杜洛沙在非凡美樂的歌劇製作中演唱不同角色,包括、《愛情靈藥》的杜卡馬拉、《卡門》的埃斯卡米洛及丹卡爾、《波希米亞生涯》的班內、《老柏思春》的馬立德、《蝴蝶夫人》的夏普列斯、《魔笛》的帕帕基諾及《費加洛的婚禮》的阿瑪維瓦伯爵。他亦經常以獨唱身份積極參與在俄羅斯、美國和香港的聖樂及藝術歌曲演出。
非凡管樂派
「非凡管樂派」是一隊由五位本地年輕演奏家組成的木管樂五重奏組合。各成員均曾於英國、美國、法國或澳洲知名的學府深造音樂,回港後一直積極參與不同樂團的表演活動,如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泛亞交響樂團及澳門樂團等的演出。
自2014年成立以來,組合以獨特的風格、互動的形式和生動的演繹,把音樂帶進社區和學校,與觀眾分享音樂的樂趣。曾經合作的社區及商業機構包括音樂兒童基金會丶瑞信丶交易廣場丶亞洲協會丶尚藝留聲丶希慎廣場丶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及香港中文大學的「午間心靈綠洲」音樂會等。
自2015年開始,「非凡管樂派」與「飛躍演奏香港」携手合作,在2018年起更獲得法國巴黎銀行的鼎力支持,它們的「校園室內樂教育計劃」深入社區,把音樂會帶進各本地和國際學校。組合每年均會到訪超過20所學校,為超過3000名學生作巡迴演出,2021年,累積的學生觀眾人數已突破10萬人次。此外,「非凡管樂派」舉辦過多場親子音樂會,與聽眾分享歡樂、新奇及有趣的木管五重奏音樂。當中2019年演出的《彼得與狼》更出現全院滿座,深受大小朋友的支持並大獲好評。
何樂文
何樂文是香港其中一位出色的年青豎琴家之一。她是香港有史以來第一個本土生考上著名的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修讀豎琴演奏,並以優異成績完成該校的碩士學位課程。
何氏十歲開始學習豎琴,師承香港小交響樂團首席豎琴師黃士倫,從2009年起師從著名豎琴演奏家譚懷理,並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音樂學士榮譽學位。及後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隨學習著名豎琴演奏家凱瑟琳·懷特深造。
何氏有幸得到Nina Young紀念獎學金以支持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學習經費。何氏是第一個以年青音樂家的身份取得這個由豎琴之友成立的獎學金。
何氏活躍於表演事業,並成功於比賽中,包括作為香港第一屆香港豎琴比賽中的專業組(2010年)的唯一香港獲獎者。
她亦與多個本地職業樂團合作,包括香港管弦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城市室樂團,香港中樂團及深圳交響樂團。她亦獲邀擔任世界豎琴界表演者,世界首演了豎琴界作品大師Paul Patterson為她的二重奏而作的'Cantonese Images',大獲好評。她亦於台灣豎琴節以及韓國亞洲豎琴節表演嘉賓,演出獲得一致讚賞。
馬師雅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取得舞蹈系學士(榮譽)學位,主修現代舞及編舞。
2020年獲得香港舞蹈年獎「白朗唐新晉編舞獎」。2021 獲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 。
畢業後活躍於舞台演出,並積極嘗試不同媒介,與其他藝術家及機構合作與交流,包括香港藝術節、新視野藝術節、西九文化區、香港話劇團、非凡美樂、Music Lab等。
自2009年成為城市當代舞蹈中心兼職導師,2016年起在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任兼職導師,教授雙人舞技巧。
近作包括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烏》與《點指》;東邊舞蹈團《Soulless》;城市當代舞蹈團「舞蹈青年2015」《超人説》;多空間i-舞蹈節《樓上樓下》等。2019年《烏》獲選參與韓國首爾New Dance for Asia 國際舞蹈節。2020年,《點指》應邀到日本、新加坡等地作交流演出,並獲提名香港舞蹈年獎2020「傑出編舞」。
劉柏康
劉柏康是一名自由舞者,在科隆音樂和舞蹈大學舞蹈系畢業。他曾與不同藝術家和團體合作包括 TS Crew、多空間、Folded Paper Dance and Theatre、東邊舞蹈團、新約舞流、誇啦啦藝術集匯、Make a Move Collective、Michael Douglas Collective 及 Kammeroper Köln。
他曾以合唱歌手身份參與香港歌劇院及香港管弦學團的合唱和歌劇製作。他亦曾在香港小童群益會及新生會擔任導師。劉柏康是會計師,POLESTAR®️Pilates Mattress 教練並擁有物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